大明锦衣卫50
br />
“它在自我复制……”
助手的声音卡在喉咙里。显微镜下,分子链的拓扑结构违背了一切生物学常识。每一次复制,都会在环面上新增一组万历通宝的浮雕纹路。更可怕的是,这些分子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渗入电子显微镜的金属载物台——
跨越了生物与机械的界限。
隔离病房传来刺耳的金属摩擦声。
楚临冲进去时,铁匠的胸腔已经裂开。没有鲜血,只有液态金属从肋骨间渗出,在半空中凝结成无数细小的算珠。老人机械地重复着一段韵文:
“岁计出入,量入为出,一条鞭法……”
——这是《万历会计录》的开篇。
脑部扫描显示,他的语言中枢神经突触变异成了青铜器铭文的形态,每一个神经递质释放时,都会在空气中短暂浮现出张居正的朱批笔迹。
中科院地下三层的绝密档案室,楚临用铁匠的血解锁了生物识别锁。
档案编号【万历-11】的牛皮纸袋里,只有一张发黄的设计图:
“一条鞭法分子拓扑指令集”
图纸中央画着莫比乌斯环结构的DNA,边缘批注着林宴的字迹:
“不是税法……是程序……张居正计算的不是白银……是时空……”
楚临的指尖刚触碰到图纸,纸面突然渗出蓝色液体,形成新的文字:
“校对进度:11/1331”
实验室的警报突然响起。
楚临回头时,电子显微镜的载物台已经消失——莫比乌斯分子吞噬了金属,正在控制台上生长出枝繁叶茂的青铜电路。
显示屏自动调出一段视频:万历九年的铸币厂里,工匠们正将铁线虫投入熔炉。镜头拉近,楚临看清了那些虫体表面的刻痕——
与患者体内取出的样本完全一致。
视频最后定格在一张现代面孔上,防化面具的目镜反射出楚临自己惊愕的脸。
面具内侧刻着一行小字:
“校对员编号:011”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三章:蛊虫程序
脑脊液样本在离心机里泛着幽蓝的微光。
楚临将提取物置于量子显微镜下,瞳孔骤然收缩——
纳米级算珠悬浮在液体中,每一颗都精确复刻了明代黄铜算盘的形制。它们以某种算法排列,形成动态的九进制计算阵列,仿佛正在执行某种运算。
“这不是感染……”楚临低语,“这是生物编程。”
当他调整焦距时,算珠突然重组,拼出一行悬浮的文字:
「校对误差:0.011%」
基因溯源结果让整个实验室陷入死寂。
现代患者的DNA损伤位点,与万历年间铸铁工匠遗骸的基因变异完全同源。更可怕的是,这些损伤并非随机突变——
它们构成了某种加密坐标。
当楚临将基因序列输入量子计算机时,屏幕自动弹出一张三维地图:11处明代军械库遗址,全部标注着钚-239的辐射残留。
“他们在用人体……记录时空坐标?”助手的声音发抖。
仿佛回应这个疑问,隔离舱内突然传来剧烈的咳嗽声。
患者07号吐出的不是血,而是一条完整的铁线虫。
虫体在培养皿中疯狂扭动,随后突然僵直,以自身为笔触,在琼脂表面爬行出复杂的数学符号——
杨-米尔斯场方程的标准形式。
方程末尾,还多了一个本不该存在的修正项:
?×B = μ?J + 1331·?E/?t
“1331……”楚临想起档案室里的校对进度,“是页码?”
他猛地转身,撞翻了林宴的加密日记。
那本被血浸透的笔记自行翻到了第11页。
泛黄的纸页上,林宴的字迹被某种蓝色菌丝覆盖,形成新的段落:
“他们不是寄生虫,是校验历史的活体程序。”
“每个感染者都是行走的年轮,用血肉记录时空篡改点。”
“当校对完成时——”
后面的文字被彻底腐蚀,只留下一个用算珠压出的凹痕,形状酷似克莱因瓶。
实验室的灯光突然频闪,所有显示屏同步跳出一行倒计时:
00:11:11
楚临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袖口那滴患者血液形成的分形图案,已经蔓延到了肘关节。
皮肤下,纳米算珠正在重组他的神经突触。
第四章:闭环真相
“我们不是发明者,只是发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