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288
br />
半年后,赵莽收到了来自联合国的邀请,参与制定全球金属氢技术使用公约。在会议现场,他看着各国代表激烈争论,突然想起了梵钟最后投射出的那句话:“文明存续的关键,在于是否听见钟声。”那钟声,不是物理意义上的声响,而是深藏在每个文明心底的警钟,提醒着人们在追求进步的同时,保持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
会议结束的那个夜晚,赵莽再次来到敦煌莫高窟。月光洒在千年壁画上,飞天仙女的飘带仿佛在随风舞动。他抬头望向星空,火星在夜空中闪烁着暗红色的光芒。这一刻,他忽然觉得,自己与那个遥远星球上的文明,似乎有着某种超越时空的联系。
回到实验室,赵莽打开加密电脑,调出最后的日志文件。他在空白的文档中打下一行字:“文明存续的关键,在于是否听见钟声。”随后,他将文件永久封存,文件的加密密钥,正是梵钟的振动频率。
多年后,当人类真正踏上火星,在那片古老的废墟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块刻有地球文字的金属板,上面写着:“我们听见了钟声,也希望你们能听见。”而在地球的某个角落,一位年轻的科学家正在研究一份古老的文献,文献的扉页,是一幅用明代算筹和量子符号共同绘制的钟形图案。
钟声虽逝,余响长存。在浩瀚的宇宙中,文明的故事仍在继续,每个文明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而那跨越时空的钟声,将永远回荡在历史的长河中,等待着被听见,被理解,被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