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632
br />
"先生,打把锄头!"突然的喊声打破回忆。王铁成抬头,见外乡人背着褡裢站在门口。那人递过的铁料刚一入手,他的眉头就皱了起来——铁锭表面看着银亮,敲击时却发出空洞的声响。虎娃凑过来,压低声音:"爹,这声音像敲瓦罐!"
外乡人脸色骤变,转身欲跑。王铁成抄起门边的月牙纹铁锤,三两步追了上去。铁锤重重砸在地上,溅起的火星惊得外乡人跌坐在地:"好汉饶命!这是黑心商人给的料,说能多赚三成银子..."
暮色渐浓时,王铁成将掺假的铁料扔进熔炉。火苗腾起的瞬间,蓝紫色的火焰窜得老高,刺鼻的硫磺味弥漫开来。虎娃捂着鼻子咳嗽,却又兴奋地翻书:"爹!《五金》篇写了,硫遇火发蓝焰!"王铁成望着跳动的火焰,恍惚看见爷爷在军器局的工坊里,也是这样一眼看穿毒铁的秘密。
月上梢头,铁匠铺亮起油灯。王铁成翻开《天工开物》,扉页上"辨铁如辨心,察色听音,不可欺天"的家训在灯光下微微发亮。虎娃趴在桌边,用木炭认真临摹着书中的断口鉴别图,时不时抬头看墙上挂着的老照片——那是爷爷王铁锤和赵莽大人的合影,背景是刻着月牙纹的虎蹲炮。
"爹,赵大人说的'科学的真理',就是书里这些法子吧?"虎娃突然问。王铁成放下茶杯,望向夜空。星河璀璨,一如十年前皇帝昭雪冤案时,京城上空绽放的烟花。"是啊,"他摸着儿子的头,"但比法子更要紧的,是守住心里的秤。当年若不是你爷爷他们死也不松口,那些冤死的将士,怕是要永远蒙冤了。"
更鼓声传来,远处的村庄已沉入梦乡。铁匠铺里,父子俩的身影映在墙上,一大一小两个月牙纹铁锤的影子轻轻晃动。王铁成继续锻打着新接的活计,虎娃则小声诵读着典籍:"凡铁炼至九次,色白如银,声清而坚..."铁锤敲打声与读书声交织,在寂静的夜里传出老远,仿佛在诉说着一个跨越时空的承诺——只要还有人记得典籍里的智慧,守得住匠人的良心,正义的火种,就永远不会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