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

msp;孙老头抽他的那些巴掌,足够让他长记性了。

  下次他再敢使坏,首先想到会是孙老头甩他的那些巴掌。

  家里的东西已经被宋观书整理在一起,两人搬了两趟,就把家给搬完了。

  这时候,邻居们才知道,这小两口不是要去睡大马路,而是搬到了方老太原来的房子。

  方老太和孙老头结婚以后,她搬到了孙老头家,方家的房子就空了出来。

  方家三个外嫁的女儿都惦记着这处房子,没想到这间房子会给钢铁厂外人员住。

  其实还有一些厂里的工人子弟家里房子不够住,找到方老太想要借住房子。

  孙老头那是个多么精明的老头子,没有人可以占到他的便宜。

  一听这些人一分钱都不给,就要想借住,拎着扫帚就把人给赶了出去。

  “其实,你这个人,最应该去干保洁。”姜菱忍不住夸道,“你看这屋子收拾得多亮堂啊。”

  窗上已经挂好了窗帘,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干了这么多活儿。

  “多谢老板赏识,您看这屋子您满意吗?”

  “满意得不得了。”姜菱从兜里掏出一毛钱给他,“老板给你的小费,省着点花,拿去置办三道肉菜,咱好好庆祝一下搬家,剩下的钱也不要浪费,给自己买套新衣服穿,再去买双新鞋子。”

  宋观书认真地把这一毛钱叠了又叠,他说,“行。”

  他早就准备好了搬家的温锅饭,铁锅里正在炖土豆牛腩,两人搬家这段时间,牛腩在锅里咕咚,被炖的软烂。

  因姜菱爱吃西红柿,恐天冷后吃不到,八月末的时候宋观书买了一筐西红柿,在锅里熬煮成西红柿酱,放进罐头瓶里密封,这样冬天也能吃到。

  土豆已经被炖烂了,融入西红柿的汤汁之中,用这个汤来拌米饭,姜菱能干掉两碗饭。

  家当都搬到了新家,装钱的匣子自然被一同带了过来。

  姜菱顺便数了一下她这段时间攒下来的钱,工资发得不多,还不如她出去干好人好事见义勇为赚到的多。

  本来工资就不多,搭给姜立武十多块,姜莲家孩子看病她又给了十块。

  如今天气冷了,姜菱给自己买了两身秋冬穿的衣裳,加上平常花的钱,她攒下来的钱非常有限。

  宋观书托她保管的钱就放在一旁,姜菱顺便数了下这些钱,全部放到宋观书面前。

  “一分不差,如数奉还。”

  他漂亮的眼底闪过一抹无措,“为什么,是要与我分开吗?”

  这都哪儿跟哪儿啊!

  姜菱哭笑不得地说,“不是说跟李桂合作办厂投资比例影响了占据的原始股份份额,你都拿去,多占一点。”

  宋观书心头松了口气,原来不是要把钱还给他。

  他说,“上次卖配方,我手里还有一些钱。”

  他倒是不掩饰这个了。

  “那能有多少钱啊,你把这些钱全部拿上,虽然也没有多少。”

  宋观书比画了一个数字给她看,示意卖配方赚到的。

  姜菱有些惊讶,这钱确实不少,怪不得那段时间陈向阳都跟着大手大脚了不少。

  对于日常花销来说,那是一笔巨款。

  可是,在做生意面前,这些钱就有点不够看了。

  姜菱自己手里都没有多少钱,就别说能给他提供帮助了。

  姜菱问:“要不然从银行借点?银行能愿意借吗?”

  宋观书笑了下,“钱少有钱少的办法,听收音机里说,晚上用脑过度,会不长头发。”

  姜菱瞪了他一眼,她替他考虑问题,这人却在诅咒她。

  “哪个收音机会说晚上用脑不长头发的事情?”姜菱问,“是陈向阳花二十块买到的收音机吗”

  姜菱让他把钱全都拿去投资,他却说,“把家里的钱全部投进厂里,虽然会在分成上占大头,若是开厂不顺,家里的钱就要全部赔进去了。”

  姜菱没忍住上手扯了扯他的脸,“你是宋观书吗?”

  “如假包换。”他的脸被姜菱扯住,说话的时候带上了两分滑稽。

  真奇怪,宋观书竟然会担心未来,会考虑把钱全部赔进去怎么办。

  “对自己要有自信啊,宋观书同志,风险越大的事情,收益率越高,怎么能前怕狼后怕虎呢,我还等着你赚大钱让我也跟着享受一把纸醉金迷的味道呢。”

  姜菱做事喜欢赌一把,她这人比较心大,想着千金散尽还复来,只要人在本事在,就永远不会缺钱。

  哪怕宋观书这次没成功,这人的智力、专业水平,不管做什么,都能很快把钱赚回来。

  “好。”他应了一声,从中抽出了一部分钱,却没有全部拿走。

  “剩下的,留着做这段时间的家用。”

  联系挂靠的国营厂、寻找场地等等相关琐事都是李桂在跑,宋观书在家里捅咕的那些东西姜菱看不明白。

  不过姜菱也有一些建议,“新厂子没有名气,可以同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