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前往海市

  “关于你去海市就医住宿的介绍信我已经向公社申请了,过几天应该就能下来,到时候你和娟子两人一定要协商好代班的事情,千万别给我出现无人代班的情况。”

  杨大柱找到乔敏琳说了介绍信的事情。

  这年头只要去县里市里都要出具介绍信,而介绍信的审批流程繁琐复杂,没个两三天都下不来。

  乔敏琳点点头,“好的,谢谢村长。”

  杨大柱摆摆手,“你能把身体治好对村子只有好事,能多一份开荒的劳动力。”

  多一个人上山开荒,就能让村子早些种上橡胶树杨大柱恨不得村民和知青们各个身强力壮好干活。

  知青点有两个女知青打算捕鱼队的事情早就传遍了海青村。

  杨大柱也知道了。

  他看着乔敏琳劝说道:“乔知青,我知道你们都是有大志向的好同志,不过女人进捕鱼队真的没有先例,你们还是要做好失败的准备,不能盲目自信啊。”

  乔敏琳知道杨大柱说这话不是为了嘲讽她和宋招娣,她谢过杨大柱的好意提醒后也没有多说什么回到了知青点。

  “乔知青,你什么时候去海市,能帮我带点东西回来吗?”

  宋招娣知道乔敏琳要去海市后赶忙过来塞给乔敏琳一张食品票和十块钱,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我听说麦乳精可以增强身体,能帮我带两罐回来吗?”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乔敏琳知道宋招娣的家庭情况。

  她家里有七八个兄弟姐妹,即使家里的父母都是工人生活过得也格外拮据,平时连基本的温饱都有问题。

  下乡这段时间,其他知青都有过抱怨生活的艰难,也都收到过家里寄过来的补给。只有她家里从未寄过任何东西,但却适应很好,守着刚下乡带来的一些东西拮据地过到现在。

  乔敏琳知道她这是因为想要锻炼身体进捕鱼队,但她还是有些震惊于对方的决心。

  宋招娣是连肥皂都能数着擦的次数过日子的人,现在竟然一口气要花掉十块钱,估计从下乡生活到现在这两年她都没用掉多过这个数额的钱。

  “这么多钱,你都要买麦乳精?”

  乔敏琳示意宋招娣可以再考虑考虑,因为这些估计是她现在身上所有的钱了。

  宋招娣知道乔敏琳是在关心自己,但这已经是她自己深思熟虑的结果了,她拿出一张报纸递给乔敏琳,“上个月我向出版社投的稿已经刊登了,这个月他们就会寄稿费过来,不用担心我的。”

  乔敏琳接过报纸,她看到了那篇笔名为金黄麦浪的人所写的一篇《阳光下,迸发激情的青春》,文章讲述了一群为了梦想奋斗的下乡知青,虽然辞藻质朴,但通篇读下来能让人感受到蕴藏其中的深厚感情,让人为之动容,为之向往。

  “宋招娣,你好优秀。”

  乔敏琳忍不住朝宋招娣竖起大拇指,赞叹她的文笔,同样赞叹她的勇气和努力。

  她这动作倒是惹得宋招娣不好意思起来,她挠了挠头,“能别告诉别人不,我不是很想被太多人知道。”

  乔敏琳赶忙点头同意,也答应了帮她带麦乳精的事情。

  介绍信的下发比乔敏琳预估的时间还要快,仅仅一天时间她就拿到了。

  在前往海市之前她得先去趟大姨家,给荣县的家里通个电话。

  “乔知青是吧,娟子跟我说过了捎你去公社一趟。”

  乔敏琳收拾了一些过夜的衣服后正打算走路前往公社就被人拦了下来,那人骑着自行车背着一个小挎包,是蛤蜊岛唯一的邮递员杨辉。

  杨辉看了眼乔敏琳一眼红着耳根示意乔敏琳上车。

  前往公社的路并没有很平整,有不少颠簸的路段让乔敏琳差点从自行车后座掉下来。

  她不好抓着前面杨辉的衣服只能把着车座上的铁杆子尽量稳住自己。

  “你可以抓着我。”杨辉转头朝着乔敏琳说道,语气羞涩,但眼底闪过一丝希冀。

  其实这次送乔知青去公社并不是杨娟拜托的,是他自己听说了乔知青今天要去公社才主动去找杨娟就说自己可以去送。

  知青刚到蛤蜊岛的当天,他在人群中第一眼就看到了乔敏琳。

  当时他的心脏剧烈跳动,像是要冲出胸膛,他不懂这是什么感觉,只知道自己想要认识这个女生。

  乔敏琳礼貌地拒绝了杨辉的建议,一言不发地望着周围逐步变化的风景。

  杨辉见状脸上闪过一丝失落,但他脚下蹬车的动作没有停,稍稍减缓了动作让车子更加的平稳。

  自行车到骑到公社需要只需要半小时,杨辉将乔敏琳直接带到了顾家门口。

  作为邮递员,熟知岛上任意一家的位置是他的工作职责,所以当乔敏琳报出顾泽民的名字后他就知道了具体位置。

  “小杨啊,进来喝口茶吧,谢谢你带我们琳琳过来。”

  王爱凤拉着杨辉就想让他进屋坐坐,不过被杨辉拒绝。

  “姨,我就不进去了,我等会儿还要去其他地方送信,就不耽搁了。”

  听他这样子说,王爱凤只好松了手,让他稍微等下后进屋拿了一包桃酥给他,“这吃得你拿着,不然我们下次可不敢再麻烦你了。”

  杨辉只好收下,临走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