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7章 迁户口,初遇胡秋敏

道。

  剧里的主角团,各有各的特点,程苗苗是个能折腾的,程芽芽和李肆是恋爱脑,胡秋敏是个兄控,袁山青是个小可怜,相比之下,好像强小娃应该算是相对比较正常的了。

  不过这几个人的确都是非常义气,李肆家庭条件算是最好的,但人品非常好,算得上是急公好义,总之是个好少年。

  这样的一个好少年,能救的话,周辰肯定会全力去帮忙。

  一夜没睡,但周辰依旧是很有精神,孙秀云做好饭后就去上班了,周利民跟周辰吃完饭后,就带着周辰去办理转户口。

  因为周利民在老家的时候,已经把户口迁出手续,还有各种证明等等都准备好了,到这里只要当地同意接收,手续齐全,转移户口其实并不算多困难。

  只不过身份就稍微有些麻烦,因为周利民和周辰虽然算是三代以内的近亲,但并不是直系亲属,堂侄一般是不可以把户口迁到堂叔的名下。

  但这并不是问题,因为来之前,周利民已经咨询过了,他让周辰迁户口,并不是以侄儿的身份,而是以养子的身份。

  周利民和孙秀云符合收养条件,而周辰也未满十八周岁,也同样符合收养条件,再加上周辰已经没有其他亲属,所以只要周辰愿意,手续齐全的情况下,可以直接以养子的身份把户口迁到周利民和孙秀云名下。

  周辰对此,自然是没有意见,也不会排斥,本来就是没有了一个亲人,只是名义上的养父养子,又不用改口叫爸妈,这有什么不愿意的。

  更何况这是他留在林七油田的最好办法,他必须要留在油田,才能完成系统发布的任务。

  各项条件都满足,又有手续,周利民又找了人,所以流程很快,并且一个星期之内就可以完成审核等等过程,拿到户口。

  办完户口后,周利民高兴的带着周辰前往了县里的商场,到了之后就看到站在门口,穿着工作服的孙秀云。

  今天孙秀云是要上班的,不过中午休息的时候,她特意出来一趟,要给周辰买衣服。

  昨天她看过了周利民带来的衣服,大多都是很老气,捡别人穿过的,或者有着补丁的,所以她才想着给周辰买几身新衣服,孩子既然过来跟他们过了,就是自己的孩子,以前没机会给孩子买衣服,现在有机会了,当然开心。

  尤其是在买衣服的过程中,商贩老板拍马屁夸赞的时候,她更是开心的合不拢嘴,因为这些商贩都是这么夸的。

  “哎呀,大姐,您儿子长得真俊啊,又高又帅气,大眼睛双眼皮,好福气啊。”

  “同志,你儿子长这么俊,这件衣服最适合他了……,我就说吧,跟他配,衣服合适,主要是人俊。”

  “大姐,你儿子跟你长得真像,都说儿子看妈,老话还是有道理的。”

  “同志,鞋子就要买大点的,你儿子才十七,以后肯定还要长脚,大一码能穿的久点。”

  “…………”

  每当听到别人说周辰是自己的儿子,孙秀云脸上的笑容就多一分灿烂,尤其是在见周辰没有解释辩驳后,就更高兴了,就连一向不喜欢逛街买东西的周利民,也是非常高兴。

  一圈逛下来,孙秀云跟周辰买了好几套衣服,有春秋装,夏装,花了好几百,但孙秀云却一点都没心疼。

  她和丈夫都是在油田基地工作,还都是正式工,工资不低,两人又没有孩子,没有什么开销,除了结婚后的那几年到处看病之外,这些年都没怎么花钱,家里有不少存款呢。

  “小辰,这些衣服你回去后就穿,穿坏了我再给你买。”

  “谢谢婶婶,让您破费了。”

  “这孩子,说的见外话,婶婶给你买衣服,那是天经地义的,以后不准再说这种话。”孙秀云故作严肃的说。

  周辰点了点头,谁会反驳一个真心关心自己的人呢?

  给周辰买好衣服,孙秀云又回去上班了,周辰则是和周利民一起回了家,为了周辰的事,周利民可是请了半个月的假。

  “小辰,我给你开电视,你要是觉得无聊,我也可以带你出去逛逛,熟悉熟悉我们这个基地。”

  周辰道:“叔,不用麻烦你,我要是想出去的话,自己就会出去走走。”

  “好,这是家里的钥匙,那我下午去班上看一眼,很快就会回来。”

  “嗯。”

  周利民一走,家里就只剩下了周辰一人,昨天他没时间看,今天则是在屋里看了一圈。

  是套普通的两居室,不过面积不小,能有一百个平方,是实用面积。

  倒是这房型设计,两个房间都不朝阳,客厅和厨房朝阳,不过考虑到这是单位分配的房子,也就没必要那么高要求了。

  周辰在屋里待了一会,觉得无聊,就拿上钥匙准备出门逛一逛。

  林七油田基地虽然是位于河坪镇,但规模和面积非常大,是国内东北地区最大的油田之一,基地内人员数量也很多,光是这里油田子弟的中学就有好几个,所以基地居民的生活条件都很不错,这一点从电视剧里就可以看出。

  97年国内大部分地方的人民生活条件普遍较差,可油田的生活条件是真的超过水准线之上。

  在外面逛了两个小时,周辰基本上就已经把基地里的主要路线给摸清楚了。

  林七油田因为地理位置独特,东靠渤海,西靠黄河,所以这里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基地内完全可以做到自给自足,这也导致了基地内有很多人愿意一辈子都留在这里,就好比李肆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