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温宜公主12

  于是,隔天,怡亲王力排众议,下了雍正朝的第一份关于禁止女子缠足的圣旨。

  顺治朝、康熙朝都有禁缠令,现在雍正朝也有了。

  只不过,这次不同的是,禁缠令的执行人是温宜公主。

  而怡亲王的力排众议,就是大家不允许温宜公主做执行人。

  对于怡亲王想禁止缠足,大家无满臣还是汉臣,都没有异议。

  毕竟,顺治和康熙都有过类似的圣旨,谁也不能说他们做错了。

  但让温宜做执行人,就触犯了他们的底线。

  温宜年纪大小不说,女子怎么能出来做事呢?

  怡亲王说:“女人的事就应该女人来管,莫非你们哪位想接受这个事?”

  哼,哪个大臣能接手管理女人大脚小脚的事?

  怡亲王又说:“温宜公主心怀慈悲,看见了有那么多女人因为双脚的残疾,每天都活在痛苦之中,

  所以,心中不忍,想为天下女孩子做点事,

  这正是她作为皇家公主的义务。

  各位有什么好反对的呢?毕竟你们都不愿意接受这个差事。”

  所以,就这样,温宜正式有了差事。

  温宜清楚的很,几代帝王不过是想显示自己仁慈才下那样的旨意的。

  如果真个想禁止女子缠足,拿出‘留发不留头’的架势,你看能不能禁止?

  或者就拿科举出仕说事,保证立竿见影。

  温宜开始也没做什么,她早就联系好了,从内务府找了一套印刷设备和配套的班底,又联系好了纸张供应商,她要办报纸。

  于是,温宜拿着几个名字,《京城日报》、《大清文刊》、《放眼世界》、《放眼天下》等几个名字,过来找怡亲王。

  “十三叔,您看看,我的书社的名字,您觉得哪个好?不然,您给题字?我的字太难看了。”

  怡亲王看了温宜一眼,拿过温宜的纸,看了上面的几个名字,好家伙,这名字,一个比一个大气。

  只是,这怎么都好像是官方的名字呢?

  无可奈何,怡亲王选了《京城日报》。

  于是,怡亲王这个王朝真正的主宰者亲自题写的《京城日报》正式挂牌了。

  当第一期日报发表时,温宜给怡亲王拿过来一份。

  和后世的报纸一样,几张报纸并没有装订,都是对折的。

  但比后世的报纸小了一半,好比现在的两本书的大小。

  温宜现在的报纸并没有写什么关于禁止缠足的话题。

  她要等到报纸发行到大清的角角落落、达到一定知名度的时候,再提出禁止缠足一事。

  要说提高知名度,后世来的温宜可真的觉得很容易的事。

  虽然这些年皇上上位后,多次发动了文字狱,无非是维护统治排除异己压制民众反抗意识,加强中央集权罢了。

  但也说明了一点,民众有了思想自由的苗头。

  要温宜说,就是满清皇族鼠目寸光,自卑心作祟,总是怕汉人的民族意识增强,从而排除他们满清这些异己。

  其实,不说不识字的百姓,即使那些识字的学子士大夫,谁管你上面坐着的是人是鬼,是汉人是满人,只要你不堵死他们的路,他们就不会造你的反。

  话说回来。

  温宜的第一张报纸,什么可没有涉及到政事的。

  报纸是两大张纸,对折起来后就是四张了。

  其中一个版面是小说故事,一个版面是儿童版面。

  另外两个版面就是笑话、食物相生的,当然,食物相克的没敢写。

  生活小技巧妙招的,还有一个蚯蚓的饲养方法。

  这个蚯蚓的饲养方法,写的非常详细,并标明蚯蚓可以做鸡饲料猪饲料。

  而儿童版面,第一期写的是成语故事,并且带有图片。

  比如画蛇添足和守株待兔。

  而故事那个页面,才是温宜最上心,因为她要靠这个小说故事吸引人,渐渐地打开销路呢。

  第一个故事,她选了个中篇小说。

  是的,是选,她可懒得写。

  这篇小说是后世真假少爷的故事。

  一个大雨倾盆的夜晚,一个农妇和一个回京述职的官员太太一起在破庙躲雨的时候,怀着孕的两个孕妇同时生产了。

  俩人几乎同时生下了儿子。

  但是,因为生孩子,庙里的男人们躲出去了,只有两个孕妇和农妇身边的婆婆以及那个太太身边的两个丫鬟在破庙里。

  后来,庙里那少少的柴火只能温暖那一点点地方。

  毕竟外面下雨,没办法找干柴草。

  所以,两个孕妇和两个孩子就都被放到了篝火旁。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