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如果洞内放一大团羽毛,再用某种透明东西做成罩子盖上,那游客便能直观地感受到风的力量。

  “小蝶,你这个想法真棒。”姜崖毫不保留地夸赞让竹小蝶的小脸红起来。

  她低下头,“我也就随便说一说。”

  安志勇沉吟片刻道:“风能可以转化为电能,能不能利用风力大小变化设计出不同亮度的灯光效果?风力越大,灯光越亮,洞里的羽毛转得也越快。”

  安志勇年轻时候在县城做过几年电工,因为操作不当引起火灾被辞退。心灰意冷的他回到金竹村,平时出了农忙外,总帮着乡里乡亲修电器赚点小钱。他刚开始其实什么电器都不会修,从垃圾堆捡的电器说明书学起,他人很聪明,修着修着,什么电器落到他手里基本都能修好。村里人都叫他安大能人。

  安志勇心情好的时候还经常搞个发明创造,虽然经常被老婆骂浪费钱。

  姜崖一听觉得这主意真不错。旅游不能只走马观花,一定要让游客沉浸下来,能触摸,能感知,进而才能感动,念念不忘,以后才会再来。这种体现风力大小的灯光装置,游客通过手动模式亲自控制并体验风力大小,那会是相当有趣的事。

  “大能人,你这胡想吧。咋可能搞出来?”旁边同村人都在笑他异想天开。

  安志勇不服气,“要是我搞出来怎么办?”

  姜崖笑着说:“志勇叔,要是你做出来这个设备,以后风洞的收益有你一份。”

  安志勇一听恨不得现在就回家开始捯饬。

  其他人也想分一杯羹,姜崖笑道:“今天跟我来考察的人可以去香巧姐那里记工,有付出就有收获。咱们□□洞未来开发建设少不了大家的帮助。”

  众人一听,都十分高兴。

  在家门口把钱挣了,这谁不愿意?

  *

  一行人爬高入底,将□□洞内能走的地方全走了一遍。这一趟没白来,姜崖等人发现了三条小路,与之前走过的大路形成环线。这样游客来玩的时候就不用走回头路。

  这次地质队派来的帮手还亲自下了一趟暗河,在河底发现了好多群小鱼,顺手捞了一网兜上来,有见识多广的村民立马惊呼说这鱼叫花泥鳅。

  这种鱼长得像小个头的泥鳅,却又不是泥鳅。它们常年生活在水温较低的暗河里,是典型的冷水鱼。这种鱼只有在天热的时候才冒出来,十月份就钻进两岸岩石里。

  “这种鱼可好吃了。肉质鲜嫩,听老人们说□□的时候他们就守在暗河边捞鱼,能挡好一阵子饥饿。”安志勇摇头晃脑地说,他甚至忍不住砸吧着嘴,笑着说等下山了这鱼能不能大家平分了,给老婆孩子打打牙祭?

  大家一听都说好。竹坑乡地处丹江边儿,吃惯了河鲜美味的人却对花泥鳅念念不忘,可见这鱼儿有多好吃。

  姜崖关心的倒不是这一顿的鲜美,而是未来游客来□□洞能不能随时随地品尝这样的美味。

  野生的自然是最好的,可这鱼儿有季节性,且产量小,若是能人工模仿暗河环境养殖,那将是竹坑乡最有卖点的土特t产之一啊。

  中午时分大家伙在暗河旁的石头上就着冷水啃窝头和咸菜。姜崖从包里拿出宋香巧给的用油纸包裹的腊肉块儿,给每人分一块,末了又把原本留给自己的一块儿肉塞给了竹小蝶。

  竹小蝶懵懵地看着塞在窝头心儿里的肉,再抬头却见姜崖转身蹲到暗河边洗手去了。

  吃完中午饭一行人继续考察。

  竹小蝶十分着急,每到一条分叉路都会跑过去看看,她记得自己当时就是从一条小路窜出去,在左手位置溶洞豁然开朗有一出口,洞口外迎面而来的就是漫山的山花……

  姜崖其实心里有些怀疑。前几次进洞摸排考察,只有暗河处一个出口,并没有发现其他出口。若是真有可以爬上山的出口……

  心思一转,姜崖喊住往下爬的竹小蝶。

  “咱们往上爬。”

  竹小蝶回头,姜崖的手掌赫然杵在面前。

  她愣怔了片刻,红着脸把手放进他的手掌里,却又害怕粗粝的手掌暴露赶紧把手又缩了回来。

  姜崖:“……”

  后面人催促着竹小蝶快点,她低着头手脚并用地爬了上来。

  姜崖有些无措地缩回手。

  往上爬,路却非常难走。

  姜崖忍不住想,竹小蝶当时肯定害怕极了,所以才不管不顾地爬。若是平常,谁有这胆子往那么高的石幔上爬。

  “咦?好像有风?”有人惊呼道。

  姜崖也感受到了,他忍不住笑了笑。有风,说明有洞口。从外界窜进来的风在洞xue内部翻转流淌,沿着缝隙左右铺张,自然越靠近洞口这风越明显。

  姜崖闭上眼,感受片刻后甚至闻到了一丝丝细不可闻的花香味。

  大家一鼓作气冲上去,果然在一堵石幔后发现隐藏其后的另一处洞口。

  这个洞口比□□石下的洞口大好几倍,鬼斧神工般特别像一个正圆,远远看去像挂在天上的月亮。

  大家顺着石幔往上爬,爬了一段后终于来到洞口处。

  往外一看,所有人都看傻了眼。

  有人说竹坑乡是西河县最穷的乡,金竹村是竹坑乡最穷的村,可在姜崖看来,金竹村不过是一块被浓雾淹没的宝石,只要耐心掀开遮挡,便能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