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
景表演,也就这段时间观看者多了些,但仍然和金竹村有很大的距离。
他绞尽脑汁正想着如何才能多往前跨几步,赶上什至超过金竹村,结果姜崖搞了这么一出?他能不生气? !
“有仙,你这暴脾气还跟年轻时候一样啊。”老袁站起来,笑着喊道。
梁有仙定睛一看,哎呦两声,“老袁,你这老小子怎么在这?”
姜崖哪能想到老袁和梁有仙竟然是熟人,看着梁有仙暴怒的脸缓和下来,他的心也落下来。
姜春饶是不喜欢怒怼儿子的人,也不会在这时候甩脸色,起身进屋多拿了一双筷子。
几人坐定,梁有仙顾不得和老袁叙旧,转头让姜崖给个交代。
姜崖只说了一句,“有仙叔,你一个人代表不了梁家洼。”
梁有仙愣住,“什么意思?”
昨天姜崖告诉安庆生山歌赛这件事后,安庆生一刻也不敢耽误径直回村,喊上宋香巧召开了全村会议。山歌赛赛制采取免费报名,全民投票的方式。按照姜崖的设想,山歌赛肯定不会只是一锤子买卖,而是要做成未来竹坑乡的节庆标志性活动。鉴于暑期旅游热度消退,唯有人为制造吸引眼球的事件,才能再次掀起热度,引流前来竹坑乡旅游。
这不仅对于金竹村是百里无一害的事情,对于全乡也是一个巨大的发展助推器。
只是现在□□洞刚开园4个多月,还没回本,银行贷款还背着,组织这样的赛事需要资金,姜崖便直接找了安庆生谈这件事。
也不是谁都能获得冠名权。姜崖之前有考虑让在福建建厂赚大钱的安思源来冠名,但对于安思源来说这只是获名的好事,不能对他远在福建的工厂产生任何经济效益。思来想去,姜崖还是觉得由某个村来代言山歌赛比较合适。而且山歌赛每年都会举行,等以后各村都发展起来了,可以竞聘轮流做赞助和主办方。
以全村名义冠名,当然需要全村人的同意。不是安庆生、宋香巧或者梁有仙一人能决定。
姜崖料到金竹村一定会达成这样的共识,因为他们已经从旅游发展中尝到了甜而且姜崖也称赞他们的勇气,毕竟第一届山歌赛属于摸着石头过河,到底效果如何,姜崖只有七八成把握。事在人为,如果不试一试,怎么能知道行不行。
姜崖的质问让梁有仙陷入了沉默。他长长叹了口气,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应答。
一步错,步步错。一步慢,步步慢。明明同山同水,他们金竹村有的,他梁家洼也不缺,怎么就在一年时间内变得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不说别的,要知道金竹村是两姓村,姓竹的和姓安的以前随便一件事都能互相掐起来,而他们梁家洼是单姓村,往上算都是一个祖宗,抱作一团成大事是他们村一贯的做法。只是现在他这个老村长因为之前被投资商坑惨的事,少了,说什么大家都不怎么听他的。以前所谓的抱作一团,现在看来压根只是同宗同源同血缘所致,远不如人家金竹村抱着同一个发展目标所达成的结构稳固。
姜崖安慰道:“有仙叔你也不用太上火。”
按照他的计划,山歌赛第一名奖励5000元,第二名3000元,第三名1000元。这些钱由冠名商提供。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参与,但凡上台表演的参与者都可以获得随机礼物一份,如丹江风干鱼一条、安庆生提供的桃花沟林下生态猪肉一条、金竹村农家乐体验券20元等。
听到这里梁有仙更没话说了。获得冠名权至少要出9000元现金。这是种五六亩小麦才有的收成,这是姜崖两年半的工资,这是卖出450张梁家洼实景演出票的收入,一下子让梁家洼人拿出这么多钱压根不可能。
这两个月山歌剧团虽然风光无限,却没什么收入。还没挣到钱就让出这么多钱,不用全民投票他也能料到结果。
但不代表他们梁家洼就放弃参与权。
“既然他们金竹村都出那个什么农家乐体验券20元,那我们梁家洼山歌表演也免费送门票。”梁有仙使劲拍了拍桌子,算是挽回点面子。
姜崖和老袁两人笑起来。
“当然,考虑到梁家洼目前是咱们县山歌传唱的基地,所以山歌赛的主会场会在你们村的溶洞大厅里举行。”这样既能再给梁家洼发展一把火,也能做出竹坑乡山歌赛的特色。旁人举行什么比赛都是在市内舞台,唯有竹坑乡是在天然溶洞舞台中。这独一份的特色哪里能比得?
梁有仙瞬间眼睛亮起来,“真的?”
姜崖:“当然。到时候我们会出一份详细的比赛计划书。”
像山歌赛这样的赛事,人多事杂,稍不注意就会出纰漏,造成大祸。所以组织方的能力非常影响节事举行的效果。
“举行期间,需要很多人手,到时候……”还没不等姜崖说完,梁有仙举起手来,“没问题,你要多少人,只管报数。”
姜崖笑起来,“大家齐心协力肯定能把这件事举办好。”
老袁:“姜崖,我记得我们文化馆内还存着一份西河县山歌集,我明天就回去找给你。”说到这里他顿了下,“我有个提议。如果只是全民投票,都是一个乡的,难免……”
他的话没说完,姜崖便明白老袁的意思。
都是乡里乡亲,选哪个,不选哪个,有时候难免受到亲情世故的影响。
“我认识几位在山歌方面很有造诣的人,不如请他们来做专家,结合全民投票,双管齐下,保证比赛结果的公正公平。”
第83章
西河县竹坑乡第一届山歌比赛定于1996年10月1日正式开始,主打标题是“唱支山歌给党听”,欢度国庆,传承文化,届时整个竹坑乡将是歌的海洋,曲的世界。国庆当天为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