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360
msp; 江芸芸笑眯眯说道:“没关系的,不是马上都要一起读书了嘛。”
朱厚照不解:“什么读书啊?他都不识字!”
朱厚炜一听就不高兴了:“要识字的,要识字的。”
“是啊,读书嘛,一起读进步才快。”江芸芸微微一笑。
兄弟两人莫名都觉得脖子一凉。
—— ——
朱厚炜读书的事情很快确定了。
因为江芸芸当天晚上就上了一封折子。
内容大概是二皇子也五岁了可以读书了,年纪小,但是记性好啊,一看就是聪明孩子呢,而且现在一起读书可以培养兄友弟恭,未来风雨之路可以共同走。
朱祐樘本来还有点不忍心小儿子这么早就读书了,但奈何江芸的文笔实在好,通篇读下来那真是真情实感,条理清晰,句句有理。
所以他大笔一挥,朱厚炜小朋友也要收拾收拾包裹去读书了。
朱厚炜乐得直笑。
朱祐樘看着傻儿子无奈直摇头。
——真是吃了没读过书的亏啊。
兄弟两人开始一起读书的日子,江芸芸也开始跟在后面学习如何教导皇子。
一连十七个老师的课程听下来,心里也了然为什么焦芳是朱厚照最喜欢的老师了。
——许是因为焦芳不是神童,但也不是普通人。
神童大都有一个问题,自己读书极好,但是教书的水平可能就差一些了。
最明显的一个问题,神童读下来那真是简简单单,反而不懂其他人到底为什么不明白,所以一节课颇为艰涩难懂。
普通人也有个问题,自己学的一般,教书也一般。
最明显的一个问题,普通人引经据典的水平,深入浅出的能力都会差一些,可读性也就低了。
譬如王鏊、费宏就是当之无愧的神童,他们的课若是现在的江芸芸听,那自然是收获良多,但给一个小孩听,那就是鸡同鸭讲,所以朱厚照总是听不懂,久而久之上课就很容易走神。
梁储和靳贵的课,许是因为性格沉默,所以内容上很是干涩,就是江芸芸来听都觉得无聊了些,小孩子更是听一会儿就开始打瞌睡。
再是其他老师,虽然简单,但又少了点水平,一堂课下来也有些可有可无了。
看来看去,竟然是焦芳水平最好。
江芸芸看着这半个月来厚厚的笔记,心里大概有一个备课思路。
太子的备课课件每一句都要提早想好,具体的内容也要全都写上,要先交给梁储过目后才能上课,也就是说不能出现不在课件上的内容。
内容更是要完完全全符合世俗。
之前江芸说的严光的故事就被焦芳狠狠告状了,说她霍乱皇子,其心可诛,整日说一些奇奇怪怪的话。
所以江芸芸上班第一天就挨骂了。
因为要求很多,其实内容的延展性就收到很大水平的限制。
不过,聪明的江芸芸发现了一个漏洞。
一个月后,江芸芸也开始被编入老师队伍,正式上课。
她的第一节课也是一句话——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她花了一个时辰,写了一张纸的教案就交了上去。
第二天,梁储仔仔细细看了一眼,然后眉头动了动,忍不住抬头去看乖乖站在他面前的江芸芸。
江芸芸一脸无辜:“都是按照以前的教案写的,因为殿下年纪小,所以内容也更简单了点。”
“怎么了?”路过的王鏊好奇凑过来问道。
“说不上来。”梁储看着那张纸,意味不明地叹气,“只是大开眼界了。”
王鏊来了兴致:“我看看……还挺傲啊,才一张纸就讲得完啊,要一个时辰呢。”
但他接过来看了一眼,忍不住也跟着露出似笑非笑的神情,看向身边的江芸芸:“倒是有趣的……教学方式。”
第三百五十六章
江芸芸的这份教案, 你说太过离谱,那肯定是不对的,因为她所有的内容都中规中矩得参考了以前先生的笔记,可以说是面面俱到, 详略结合。
但你要说好, 那也是说不出口的。
“什么是方桌讨论?”王鏊不解问道。
“就让太子殿下和二皇子就这么些个问题进行讨论啊。”江芸芸解释了一下。
梁储不悦:“二皇子刚开始学字, 如何讨论论语的问题?”
“可之前关于严子陵的事情不是都理解了嘛。”江芸芸一本正经的说道, “两位皇子的年纪相差不大,我们说的他们未必了解, 但是小孩子的相互讨论, 他们有着相同的起跑线,相似的生活背景,甚至因为形影不离的生活, 所以思考的角度也会更贴近, 所以他们相互讨论后, 才能更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因为闻所未闻, 梁储的眉头已经紧紧皱起来了。
“很早时就听闻你格外得小孩的喜欢, 几乎没有见了你不喜欢的小